魔鬼与天使

  家里有一本稀破的《歌剧素描》,徐迟先生编译,是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版权页早没有了,但是看原书的所有者1938年夏的题签,当然此书出版是在此之前。这是我最早看到的介绍歌剧的书,其时正是“文革”,我全当是故事来看的。印象最深的是徐迟先生相当欧化的句子和对音乐的激情。倒是“文革”后,有机会听了一些歌剧的录音之后,再读一遍,才对徐先生所描写的音乐家和介绍的歌剧有些认识。

  其中有介绍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查理·古诺的《浮士德》。正是此剧确立了他在乐坛上地位。书中介绍了古诺是如何走上作曲家道路的。古诺的父亲是画家,母亲的艺术修养也很高。父亲去世后,就是靠母亲教授绘画和音乐来维持家庭生活的。他六岁第一次进剧院听音乐会,就兴奋激动得不吃不喝。他的母亲不愿他做音乐家,去恳求学校的老师把音乐从他的脑子里驱赶出去。老师就对小查理说“莫扎特在你的年龄已经很出色了。你干得了什么呢?”于是随手写下一部歌剧中的一段爱情诗,让小查理谱上音乐。小查理很快谱好,老师让他唱出来。“‘我唱了’。后来古诺在他的回忆录里中这样写,‘我一唱完,羞涩地望一望他(疑为我--引者注)的判官。他的眼中充满了泪珠。他把我拉近了他的心,说:这是美丽的,美丽的,我的孩子……决心做一个音乐家吧,既然有魔鬼逼你走上这条路,就要反对也没有用的了。’”

  这逼他走上音乐道路的魔鬼也许称作命运更合适,如果魔鬼真都这样的圣洁,也就不成其为魔鬼了。魔鬼是要引诱人堕落犯罪的。浮士德是欧洲古老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歌德曾把这个传说写成一个诗剧。古诺的歌剧就是根据诗剧中的浮士德与玛格丽特恋爱的一段改编而成的。浮士德是一位老迈的哲学家,一辈子坐在书斋中研究科学与哲学,他渴望了解一切自然人生奥秘,诅咒生命和衰老,向魔鬼摩非斯特求救,并且签订了死后出卖灵魂给魔鬼的契约,而魔鬼则许诺给他一切,包括青春和爱情。在魔鬼的帮助下,他引诱美丽纯洁的玛格丽特,害死她的母亲,然后抛弃了她,还杀死了她的哥哥。玛格丽特在绝望中,把自己与浮士德的孩子溺死,因此被判死刑。

  虽然在诸多有关浮士德的故事中,都是最后善良战胜邪恶,上帝战胜魔鬼,玛格丽特的灵魂最终升入天堂。但故事的劝谕世人的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不要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

  “文革”中还读过一本好像是土耳其的小说,内容是什么,差不多忘光了,大概是说原本善良的一个年青人怎么受心里魔鬼的诱惑,走向罪恶的道路,结局好像是改邪归正了。这书名留下的印象极深--《我们心中的魔鬼》。魔鬼要引诱人,必须利用人们内心的罪恶。就像“上帝”劝人向善,也靠的是人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可有些时候事情也许正相反。

  十九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弄臣》(又译作《丽哥来陀》)中,好色的公爵去勾引他的宫廷小丑丽哥来陀的独生女儿--美丽纯洁的吉尔达时,隐瞒自己的身份,扮成穷学生向吉尔达求爱。这同浮士德引诱玛格丽特可有点不同,浮士德是以一个社会地位比农家女玛格丽特高的绅士形象出现的,而且魔鬼还给她送来一盒珠宝。在古诺的歌剧中,玛格丽特的《珠宝之歌》是最受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青睐的曲目了。这支歌充分表现少女的单纯天真欢乐和虚荣。而吉尔达却没有半点虚荣,公爵是清楚地看透了她的纯洁善良,所以才会扮成穷学生,只以一个情字来打动她,而不是对一般慕虚荣的女孩子那样,以金钱珠宝地位来骗她们上钩。所以吉尔达的被欺被弃,以至最后明白公爵的无情无义,仍爱他,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在刽子手的刀下换取他的生命,就更让人觉得可悲可悯。

  摩非斯特与浮士德签订卖身契约时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什么是他的权利,什么是他的义务,什么是他的最终的结局。可惜世界上引诱人走上罪恶道路的魔鬼并不是都像《浮士德》中的摩非斯特那样头角峥嵘“正大光明”地出场,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魔鬼就对钱钟书先生说:“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酥基督,才知道我是谁。”这是钱钟书先生三十年代末作品,让人无法不佩服他那样敏锐的洞察力。

  魔鬼的确会扮成可追求的理想。就像“人民圣殿教”、“大卫教派”等等极端的邪教组织一样,教主最开始总是做出天使一样的圣洁,就是做恶也以神圣的名义,让你放弃自己的思想,无条件的服从。张北海先生的《从魔鬼到梦魇--琼斯和他的人民教》一文,作者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1979年圭亚那“人民圣殿教”“集体自杀”的惨剧中,教主琼斯和九百多名教徒“自杀”而死。其中一个善良的家庭的遭遇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狄比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全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她的母亲丽莎因跟随丈夫的信仰而成为清教徒。丽莎痛恨暴力,主张种族宗教和谐,为贫苦大众服务。狄比的父亲雷顿博士当时替美国陆军主持一个研究化学武器的实验室,因丽莎痛恨这种不人道的研究,在她的极力反对下辞职。先是这双夫妻的儿媳卡露莲加入人民教,接着劝说儿子劳利加入,再就是女儿狄比和她的丈夫。再接着是患癌症的丽莎。卡露莲不久被教主琼斯夺走,教主又给劳利另找一个太太克伦,到圭亚那后克伦又被琼斯夺走。丽莎·雷顿夫人也与丈夫离婚,据她丈夫的估计,她前后捐给人民教的财产有二十五万美元。丽莎最后也去了圭亚那,后来因癌症去世。狄比是这个家庭唯一的觉悟者,她向联邦政府警告了“琼斯村”集体自杀的危险,但是并未引起政府的重视。她自己逃出了琼斯村。克伦跟大家集体自杀,作为琼斯“安全人员”的劳利被控谋杀罪,狄比的丈夫布莱基因惨案发生时,不在琼斯村而幸免于难。一个家庭就这样毁灭了。可悲的是这个家庭不是因为贪婪、自私、暴虐等罪恶而毁灭,却是因为善良、纯洁,渴望非暴力,关心帮助他人,甚至捐出自己全部的财产,而且他们全部受到高等教育。这真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有一部钱拉·菲利普和勃洛碧吉达主演的法国影片《魔鬼的美》,也是一个浮士德与玛格丽特恋爱的故事,但是却和以往浮士德故事大有不同。浮士德与魔鬼签订了死后出卖灵魂的契约。但是在魔鬼帮助他得到青春爱情的时候,魔鬼又指引他在午夜钟声响起时,去王后的寝宫。浮士德强迫魔鬼告诉自己,他这样走下去,最终会如何。魔鬼被逼无奈,在王宫的镜子里展示,浮士德进入王后的寝宫后,国王会来,他会杀死国王,自己成为国王,远近不臣服的国家他就去征讨,在尸横遍野的世界中成为至高无上的主宰。浮士德看到了这样的前景,不再听凭魔鬼来安排他的后半生,最终战胜了魔鬼。

  我曾想,在早年琼斯本人和他手下最忠实,甚至为他去杀人的追随者们的心中,也未尝没有一点善良和理想,或者他本人也未见得想到最后自己会成为魔鬼,然而听凭野心、权力和魔鬼的指引,最终走上一条罪恶的道路。有一句西谚说,傻子的后面跟着骗子。这话不仅适用那些因为愚蠢、贪婪、自私而上当的傻子,同样也适用于善良纯洁,被理想蒙住眼睛,不再用自己大脑思考的信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