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正邪笔”

  见报纸上有人撰文说到明末某贪官的“正邪笔”。凡所谓正笔,即楷书批的公文,字面上是“照办”,手下人也会意,是能办也不办,必办也拖延办。凡所谓邪笔,即草书批的不好办,不能办,手下的人也尽可能去办。于是此贪官在官场中混得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此官可谓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历来中国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不可以说;可以说的,不可以做。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懂中国大半。

  譬如所谓封建时代的基本原则忠孝节义吧,说说而已,不必当真的。海瑞当了真了,居然上疏骂嘉靖皇帝。他自己也知道必死无疑,自己先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把仆人吓得全都逃跑光了。不知应该算侥悻还是什么,海瑞依中国的说法,当算是善终:自然死亡。不过海瑞当年可能万没有料到,自己上疏时那口棺材却给整整四百年之后的历史学家吴晗准备好了,他因为“奉旨填词”作了一部《海瑞罢官》的戏而终于死于非命。

  即使是封建王朝有几时不是标榜戒奢倡廉?据说也是嘉靖年间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清理盐法,南北各省的食盐征收专卖都归他节制。先期发出通令,声称本院“素性简朴,不喜逢迎。凡饮食供帐俱宜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靡费里甲”。这种官样文章,按说是没人会当真的。可在鄢未到淳安时,就接到淳安县县令海瑞的禀贴,先把鄢大人的通令节录于前,又说浙之前路探听者皆曰,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要费三百四百两,并有金花金缎在席间连续奉献,虽溺器亦以银为之云云。再劝钦差大人照自己说的做,否则无法完成皇上委托的任务。结果如何?是鄢大人绕开淳安走了。  

  依某先生的高见,清官也该学学那位善用“正邪笔”贪官的办法,可以搪塞那些推不出去的“请托”。只是忘了,贪官的“正邪笔”恰是符合他所趋奉的那些大贪官的利益,因此在腐败的官场如鱼得水。如果像海瑞对付钦差大人一样,方法固然挺妙,但别以为贪官们都像鄢大人那么好对付,绕路走就算了。

  所以一听有人奇怪什么三十六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就不免好笑。相信再多发点文件,更管不住。又见有先生天真地问“报纸,为什么你不批评”,并列举事实证明,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是被提倡的,又不免好笑。报纸自己知道批评的后果,焉能不自律呢?要是禁止公款吃喝也像报纸批评那样,立竿见影让它看到后果,一个文件不用,就全管住了。

  要我说,假设真想做“清官”,用正笔邪笔也罢,不用也罢,关键是有勇气承担不见得美妙的后果。我相信海瑞死的时候,一定襟怀坦荡,认为自己恪守了自己的理想。最怕的是那等人,觉得委屈,你让我忠孝节义,我相信了,可怎么是这个结局。这种人,不唯可悲,亦复可笑。

1152.00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