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手记翻译稿目录 消除隔阂的人 柔丝 约翰和他的母亲 有关A.T和他的女友 临时译员 繁复的报到手续 新环境 D 一个有趣的人 绝佳的讽刺 “腼腆”的H 第一次法庭经历 又一个法庭日 E医院的亚洲分部 C先生 无选择 Z的故事 失踪女孩儿R 杰和他的家人 台湾女孩儿简 无家可归者H女士 混乱的管理 有趣的H大夫 M和T的故事 无名氏 F的需求
其他稿件 D的人生财富 失语与放逐 异类 罚单“上访”记 评《散文与人》 我乡居之梦 “我只想做点实在的事” 业务报告 也说“正邪笔” 制度与“英雄” 只盼有地方讲理 圆梦 扭曲的英雄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春在溪头野荠花 沦入“丐帮” 热闹的狗与寂寞的人 闲人的乐趣
圆梦
梦一般的概念中当然是美梦。所以有什么“情一样呵,梦一样美”,或者“光荣与梦想”等等。但是梦的确也不乏恶梦。如果我们真是认定中国人的普通家庭都可以拥有一辆汽车,那么我们的梦只怕终会成为一场恶梦。
姑且不说,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能源,不去计较势必会随之而来日益严重的污染,就从公路交通和停车场地来说,都会是一场灾难。汽车不像彩电冰箱洗衣机,它放在各自家里。房管部门可以说,你要是尽着添家具,那我们可管不着了。北京市近些年来,下了多大的力量在修路上,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北京的道路,依然被不少人视为畏途。到有些极难走的路段和高峰时,就是“只有畏,没有途”。有人常遇到打的拒载的理由是,城里堵车不去。过去百分之五的数字在运动中都属于极少数阶级敌人,我们宽大一些,不算极少数。算是普通。那么北京市上千万人口,就是五十万辆。就是让它们静止不动,怕都找不出足够的地方,何况要让它们以汽车的起码速度运动起来。郑也夫举例说,洛彬矶四分之一的面积是道路。北京市或者任意一个大中城市,有足够的地皮来建道路吗?就算我们有汽车了,不妨把到乡村去,我们还有足够的农田吗?中国十二亿多的人口,去梦想轮子上国家的生活方式。结果只能是一场灾难。
《汽车文明批判》不知怎么使笔者想起了另一位替中国人圆梦的马寅初。在不合国情地奖励英雄母亲的时代,他不合时宜的替中国人圆了一个人口梦,等到一切都无可挽回之时,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因讲出真话而受到批判的老人。时代确实是进步了。郑也夫没有遭到批判,只不过是无人理睬。然而无人理睬也足够悲哀了。马寅初遭受了一切,除了冷落。难道非要有一天,发现恶梦成真时,我们才想起这位圆梦人吗?